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2022年1月1日,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如何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今天北京律师咨询网的文章通过列举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处理方式。
情况1:当孩子自己去商场或超市购物,被工作人员误认为偷拿了商场的东西遭到搜身或扣留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遇到上述情况家长首先可以与商场或超市领导提出抗议,并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者报警处理。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情况2:孩子在上学、放学途中,甚至在校园内,多次遭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的勒索或抢劫,作为家长应当怎么做?
1、和学校反应相关的情况,如果对方是高年级的学生,应要求学校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并直接与对方家长进行沟通。2、对于专门进行勒索、抢劫的不良少年,及时进行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情况3:孩子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受到老师的体罚时,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1、直接与体罚孩子的老师了解情况,告知其体罚是禁止的,同时向学校领导反应情况,或者直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2、如果老师拒不认错,或者学校偏袒对孩子进行体罚的老师,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情况4:学校以外的人员导致的孩子人身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
学校以外的人员指的是老师、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比如社会人员进入学校期间伤到到学生,或者校外的车辆进入学校时碰伤学生。
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学校以外的人员导致的孩子人身损害的,应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承担的范围是根据其过错程度决定的,也就是学校存在多大过错,就承担多少责任。 情况5:孩子在与其他小孩子玩耍时,被对方故意打伤,为此花了将近3000元的医疗费,这种情况下,受伤孩子的家长应该怎么做?
1、作为受伤孩子的家长,可以与对方家长进行协商,共同商定一个妥善的赔偿方案。
2、如果对方家长以种种借口拒绝协商、拒绝赔偿,作为受伤孩子的家长,可以要求有关部门从中调解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家长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他人造成损害时,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如果孩子是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上学期间被人打,那么除了打人者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责任外,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有过错的,也需要承担责任。
北京律师咨询网:家庭教育问题近年来日益凸显,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甚至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多与孩子沟通,抽时间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除此之外,还应该教会孩子,知法、懂法、守法,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31989813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